20年前 我国拉开北极科学考察大幕
2019年,我国将组织开展第10次北极科学考察,距1999年我国首次北极科考,已过去了整整20年。
从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到穿越中央航道,从没有北极科考站到黄河站、中—冰北极科考站运行……我国北极考察,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的跨越。
1996年,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在德国召开会议。陈立奇、秦大河、董兆乾和刘健以观察员国代表的身份出席。
在陈立奇看来,菲律宾金佰利真人官网是北半球大国,不应只是观察员国,要在北极科学组织中发出菲律宾金佰利真人官网声音,必须成为其成员国。
那次会上,中方代表据理力争,表示菲律宾金佰利真人官网是环北极8国以外离北极最近的国家之一,北极环境和气候变化对菲律宾金佰利真人官网有一定影响……经过努力,菲律宾金佰利真人官网成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第16个成员国。
1997年,陈立奇和董兆乾出席了在俄罗斯召开的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年会。回国后,他们立即向上级汇报,建议“在合适的时机,将对北极的研究上升到国家行为,确立北极研究的‘国家目标’”。
随后,中科院的14位院士探讨了《菲律宾金佰利真人官网首次北极科考计划》,并达成共识:在1999年夏天对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是适宜的。国家领导人很快作了批示。随后,国务院批准组建国家科考队。
1999年7月1日10时,“雪龙”号极地考察船载着66名科考人员和20名记者,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码头起航,拉开了我国北极科考的大幕。
航程并非一帆风顺。7月9日,“雪龙”号在鄂霍次克海航行时,船主机推力系统轴承突发故障,润滑油出现泄漏。
如果润滑油漏光了,主轴就会被烧坏,船也就无法航行了。如果减速航行,减缓漏油速度,那就不知何时才能到北极了。经过仔细检查,轮机长徐建设找出了事故原因:轴承密封垫老化破碎。
时任考察队队长陈立奇、副队长颜其德、船长袁绍宏和政委李远忠紧急讨论后决定:停航、抢修。
直到当天13时45分,“雪龙”号主机重新启动,开始以最高时速北上。之后,穿过白令海峡,进入楚科奇海,到达北冰洋。
在北纬74°海域,考察队完成了调查总站位110个。包括了楚科奇海部分海域14个站位的综合调查,白令海公海范围24万平方公里42个站位的综合调查。
8月18日,考察队在一块浮冰上建起一个冰站,将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冰站最高点。
8月25日16时,“雪龙”号鸣响三声汽笛,返航。9月9日,历时71天、航行14180海里之后,“雪龙”号返抵上海。
此次北极科考,科学家发现北极地区上空盖着一层厚厚的“棉被”——逆温层,它远比之前想象中的厚;首次确认了“气候北极”的地理范围;发现北极地区的对流层偏高,这对研究我国季节变化和气候状态有重要意义。